雖然很多人都有飲酒的習慣,可能是聚會時小酌,或每天固定睡前喝一杯,但較少人會有酒精成癮的傾向,而強迫性飲酒又代表其中特別熱衷去飲酒的極端情況,就算飲酒可能會造成一些不舒服的情況,但他們還是會一直飲用。
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形成這樣極端的情況,也不是喝越多久的人才會有這種現象,因此我們知道飲酒是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的,而這篇 paper的研究者想知道這是否與大腦的差異有相關,所以對大鼠做了研究。
首先研究者們訓練了大鼠去自發地獲得酒精,他們讓大鼠按了兩下按鈕後,大鼠就會獲得酒精,大鼠有這樣穩定的飲酒行為之後,他們在按鈕前方的地板加入的電擊,所以此時的大鼠必須通過電擊才能按到按鈕喝到酒。 研究者們依據此計算出大鼠前後飲酒狀況差別的評分,給出了一個"抗懲罰分數"。會願意繼續通過電擊去飲酒的大鼠被稱為"抗懲罰組",這模擬了即便飲酒會產生不舒服的生理或心理現象時,酗酒者依然會持續去飲酒的狀況。而相對地,因為有電擊就戒酒了的大鼠們被稱為"敏感組",實驗以這組作為對照組進行操作。
在幫大鼠分好組之後,研究者希望確認大鼠的這種特徵不會隨便改變,就是抗懲罰組經過一些變因依然會是抗懲罰組,不會因為一些原因就改變為敏感組。為了確認這點,研究者做了兩個測試,第一個是停止電擊一段時間後,再重新恢復電擊,看看原本的抗懲罰組是不是依然會繼續酗酒。而另一個測試是加入苦味劑,苦味劑跟電擊一樣有懲罰的效果,因此可以得知不同的懲罰方式是否有影響到大鼠的這樣特徵。 而經過上面兩種測試後,研究者確認大鼠的這種抗懲罰飲酒的特性是一個穩定的個體特徵,因此可以進一步的對兩組的腦區進行研究。
我們知道大腦有一些不同的腦區,在進一步深入到特定的神經物質之前,我們應該先篩選出是哪個腦區與這種抗懲罰分數有比較高的相關性,就是當抗懲罰的分數越高,這個腦區活動就越活躍。 研究者篩選了數個目前被認為跟成癮有關的腦區,最後發現其中 CeA(中央杏仁核)、NAc(伏隔核)
和 PAG(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),這幾個腦區與這種酗酒行為相關性較高,其中又以 CeA最高。
因為CeA是裡面當中最相關的,因此研究者想知道它們是不是真的有因果關係,或只是剛好兩個現象同時出現,也就是他們想確認:當沒有 CeA 的功能時,這種抗懲罰的行為也就會消失。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,研究者需要將活躍的神經元篩選出來,再加以抑制。 因此研究者做了一種叫做 TRAP的實驗。這個實驗使用了病毒作為載體,將兩種蛋白送入腦細胞表達,一種是 fos : $CreER^{T2}$,可以把它當作不完整、只有一部分的 Cre,它會與 fos 一起表達。而另外一種是依賴於 Cre的 hM4Di,就是只有存在Cre時才會表達。這是一種被人工修改過的受體(叫做 DREADD),這種特殊的受體不會對自然物質產生反應,只會對人工注入的化學物質有反應,例如這裡用到的 CNO。 注入了兩種蛋白質後,還不會發生實際作用,要先讓蛋白質表達一段時間(3周)後,再繼續進行實驗,重新讓大鼠接受有電擊的自我給藥,這時 CeA活躍的神經元受到刺激,因此會表達出 fos這種立即早期基因(當細胞受到刺激會立刻表達),以及與 fos 共用一個啟動子的 $CreER^{T2}$ ,這樣就可以達成在活躍的神經元當中表達特定蛋白質的步驟。 成功表達後,研究者在最後一次電擊自我給藥後給大鼠注射 4TM這種物質,它會讓原本不完整的 Cre變成完整的,因此,依賴於 Cre的 hM4Di就可以開始表達。同樣的表達 hM4Di3周後,再次使大鼠接受電擊自我給藥,最後注射 CNO使 hM4Di活化,活化後它會打開鉀離子通道,這被稱為 Gi信號通路,因此會使神經元被抑制。
實驗流程示意圖
實驗機制示意圖
成功了抑制了 CeA神經元後,再對大鼠去進行行為實驗,發現有表達 hM4Di的跟對照組相比,抗懲罰分數確實有降低的現象。因此可以認為,CeA神經元得活躍確實是這種抗懲罰行為所必要的,沒有了這些神經元的活躍之後,這種行為也會隨之減少。